您好,欢迎光临易物流!   Date:  Time: 北京- 东京- 伦敦- 芝加哥-
当前位置:物流数据统计首页 >> FFA指数 >> 货代发展面临四大瓶颈
货代发展面临四大瓶颈
2010-03-22 11:04:03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28  

面对外资货代巨头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中国国内的货代企业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道路上,还面临着诸多的发展“瓶颈”。

首先,在管理体制上,行业分割、地方封锁和不规范竞争的问题是目前中国货代业发展的主要障碍。部分地区地方保护思想严重,对本地和外地物流企业采取不同政策,影响了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此外,由于货代业长期由国有企业一统天下,严重压制了民营货代企业的发展壮大。

其次,货代业定位不清,致使发展失去方向感。从全球货代业的发展方向来看,货代业向物流业转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中国的货运代理企业要完成向物流企业的转型,首先必须要确定自身在物流体系中的定位。毕竟,物流在中国还不是一种成熟的产业,国内外客户的条件又有很大不同,根据本国特色,确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物流产品是适应市场的首要条件;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货代企业长期处于低层次的经营状态,系统组织的能力很低,又缺乏有效的全球网络,提供全球供应链的管理服务又有一定难度。所以,中国的货代企业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融入到全球物流体系之中,根据自己的条件,开发不同层次的物流服务,最大限度地在物流产业中受益。

再次,中国的货代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偏小。目前,经商务部批准的货代企业已超过5000多家(含分公司),如果考虑到挂靠在这些正规货代企业的二代、三代,保守估计实际数量应该有3万家,直接或间接从事这一行业的至少有30万人。但是,和跨国货代巨头们相比,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市场占有额上,国内的货代企业均相形见绌,还没有形成能够和外资货代巨头相抗衡的大型跨国货代企业。

最后,在货代人才方面,呈现严重短缺的局面。据统计,中国现有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大约30万,其中经过正式培训的人员寥寥无几,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国际货代业的竞争力。为顺应市场发展竞争的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于2002年初正式推出《国际货运代理资格岗位证书》,旨在培养大量市场急需的国际货运代理人才,规范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培训工作。有关部门当时也要求用三年的时间,通过培训使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经过考试取得上岗资格证书,并推行持证上岗。在2004年9月15日的全国首次考试中,全国考生总计超过万人。这种举措虽然从长期来看有助于改变人才短缺的问题,但短期来看,人才仍然是中国国际货代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有关专家预测,在中国国际货代业发达的上海,随着入世和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速度的加快,未来5年内,上海国际货运代理人才的需求至少在60万人,而目前上海合格的货代人才还不足1万名。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相关新闻
专题报道
    欧洲深陷债务危机
      [导语]近期,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下调了希腊信贷评级,这一继去年初评级机构下调西班牙、葡萄牙、爱尔兰等的信贷评级另一次较大的行动,令市场不得不再审视欧洲的债务问题…[详细]

    日本航空申请破产保护
      亚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日本航空最终难逃破产噩运。19日,日本航空公司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适用《公司更生法》,这也意味着,该公司正式进入由日本政府主导的破产重组程序。东京证交所19日公告称,下月20日日本航空股票将退市。19日,日...[详细]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
      按照《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时间框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今日起(2010年1月1日)全面启动。标志着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组成、接近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万亿美元贸易额的区域,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详细]

DIG    今日 | 昨日 | 本周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法律声明 | 招商合作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广州市恒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08 | 粤B2-2009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