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有钱人寻找标榜身份的时代,在这个有许多有钱,但买不起价格不断飚升商品房的蚁族;在这个为爱“筑巢”的时代,不管你愿不愿意,有实力、有品牌影响的陶企,都在自觉与不自觉间倾力打造“奢瓷”的概念。
75亿平方米的年产量,的确需要分甲乙丙丁;20%的富人揣着80%的社会财富,的确需要奢侈、高档、时尚等“上流社会元素”来标榜富豪们的身价与身家不菲。
财富与资源从来就是孪生兄弟,掌握资源越多,就意味着掌控的财富也越多。陶瓷生产亦然。然而,在低碳大潮下,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满足劳苦大众的消费需求,或许说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对立矛盾也日益突出。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提高资源利用率,似乎没有错,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从解决民生角度看,满足大众化消费需求,似乎也符合多数人的眼前利益。趋利避害从来就是人们选择利与不利,权衡得失的砝码。要提高资源利用率?还是要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为建材市场的晴雨表,房地产行业的兴旺与否,给建陶行业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房地产价格持续坚挺,建陶市场也兴旺有加,但是,作为稀缺的社会资源——土地日益成为了当地政府圈钱的筹码,在房地产价格坚挺的背后,太多太多蚁族望楼兴叹——何时有房。
进入2010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断加码,“新国八条”,限购令、限贷款、约谈和问责制,银行准备金率上调与加息不断升级等一系列更加严厉措施出台,保障房千呼万唤……,市场形势扑朔迷离、异常复杂……。调控政策似乎“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限购令、保障房似乎让民众看到了曙光……,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房地产的一举一动又何止牵动亿万民众的心呢?
有媒体报道说,在限购令等强硬政策出台后,2011年房价走势很可能走入下降通道,而房价控制目标这一制度也已经失去了控制房价的实际意义,但却可能成为影响市场预期的一个指标。1000万套的保障房,如何消化近80亿平方米的建陶产品?有多少有钱人能够继续支持奢瓷价坚挺?
有业界资深人士分析认为,限购令、保障房在未来日子里将改变建陶产品结构和市场营销模式。
是奢瓷继续奢侈奢华?还是回归市场需求的本真?问题的关键是能否稳定市场!满足市场需求!
林楚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