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正在严防死守的房地产调控中强调"有保有压",但当楼市调控俨然成为一项政治任务,在行政化的"指挥棒"下,差异化的信贷和税收政策也就不可避免地面临难施展的尴尬.
结合近期地方政府部分楼市放松举措接连被中央叫停,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只要不突破"限购限贷"的调控底线,地方版的稳增长政策中鼓励刚性需求仍有不少操作空间;而基於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近期继续出台更严厉调控举措以及扩大房产税试点范围的可能性并不大.
"应该说房地产调控现在面临两难加剧,调控中最严厉的是限贷限购,此次中央派出检查组去下面检查也主要是看地方是否有这方面的违规放松情况."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称.
他认为,中国楼市调控的政策并没有变化,对於刚性需求的认定方面改善性需求也应考虑,但现在房价又有回升的苗头,估计政策想调也不敢动了;至于房产税的全面推广,"我从来都不认为对楼市调控有重要作用,其本身就是一个消费税."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最新公布数据,7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继上月环比止跌後又进一步扩大涨幅,同比跌幅收窄.针对近期中国诸多城市房价出现明显回升,以及各地也屡屡出台试探放松调控的小动作,住建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连续多次表态,坚持房地产调控相关措施不放松.
国务院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八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调控措施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督查重点为住房限购措施、差别化信贷税收政策的执行情况和住房用地供应情况.
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明确提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并将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
**差别调控难体现?**
尽管中国一直强调鼓励刚需购房,且能享受利率优惠,但在中国连续降息且利率市场化放开的前提下,真正能享受到优惠利率并不容易.
此外,对於任期届满的本届政府,当抑制高房价承诺的政治意义已远大於经济面影响时,差别化调控正面临"只能强调如何严厉,不敢强调如何鼓励"的尴尬.
"差别化的信贷政策一直都有,但怎麽执行往往取决於政策调控的松紧,就是跟着调控的指挥棒转."北京一家大型上市银行房贷部的人士称.
他举例称,首货房贷七折的利率优惠政策一直没有改变,但具体怎麽执行银行有很大机动性.调控声紧别说七折八折,就是不打折银行的房贷也不会批或者批的很少.虽然现在政策仍然鼓励首套房贷可以享受利率优惠,但随着央行的两次降息以及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都没有给刚需客户房贷打七折的动力.
"因为从银行的角度看,宁愿放贷给二套房的购房者,而不愿去支持政策鼓励的首套房打折,能买二套的信用状况通常会比首套强,且利息收入更高."该位人士称,该行今年的房贷增幅就很少.
而在鼓励满足自住性需求时,"限贷又限购"的刚性条款显然也将改善性需求挡在门外.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就称,在扩大内需的政策选择时,必须要保持对投资、投机性住房需求的抑制政策;但同时也应看到现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确实也有可以进一步优化、改善的空间.
"我觉得以是不是自己住、自己用为基本标准,对政策可以适当进行调整.对於那些用於自己消费的改善性住房需求,是不是可以适当地调整政策."他并建议,对那些愿意在一年内购买新房改善住房条件,同时愿意把旧房卖掉的改善性需求,应给予首套置业同等的优惠政策.
**政策调控"稳"字当头**
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压力加大,一些地方政府给楼市"松绑"的愿望十分强烈,已有数十个城市出台不同程度的楼市调控微调政策,且力度有进一步加大趋势.但几乎每一次当媒体对此大做文章时,政府部门或官方媒体都会及时发表"调控不放松"的评论以正视听,有的地方楼市新政甚至直接被叫停.
根据国土资源部数据,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105个监测城市中,北京等33个城市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台楼市"微调"政策,内容涉及公积金贷款额度、土地出让、普通住宅标准、税费优惠及购房补贴等,而上海、芜湖、佛山、成都等城市因为碰到限购政策的"红线"被叫停,其余城市的"微调"仍在继续.
"现在确有一些力量希望房地产放松,希望房地产反弹,这主要是一部分土地财政的地方政策和房地产商有这种欲望,这个欲望是不能满足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称.
人民日报近期就"怎样看待当前楼市"连续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坚持调控楼市,坚持稳定房价,是经济问题、民生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来不得半点动摇.如果现阶段放松调控,重新走上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GDP的老路,短期内可能会对经济增长起到刺激作用,长期看则无异於饮鸩止渴.
尽管经济和楼市的隐痛都在加剧,但受访人士普遍认为,中国正值换届的政治敏感周期,政策强调稳字当头,但在表述调控不放松的同时,继续出台更严厉打压房地产的举措也不现实.
一位不具名的政府官员就坦称,中国无论是土地还是其它要素资源都是国家强制管控的,"地价那麽高,房价怎麽可能降下来?同时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归根到底,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突破,经济下行的压力是一种必然结果,而依靠行政命令调控的楼市又能撑多久呢?...现在只能硬挺着."
中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6%,创逾三年来新低;上半年GDP增速则为7.8%,略高於年初中国政府制定的7.5%全年增长目标.上半年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7.1%,房地产调控对经济的下拉作用已相当明显.
范剑平指出,如果长期住宅新开工面积负增长,有可能要造成两年以後新房子太少,到那个时候很可能房子的供求关系会发生逆转,辛辛苦苦把房价调控到合理价位最後稳不住.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则表示,短期看限购限贷有道理,对防止房地产泡沫,抑制投机有意义;从长期看则需要对供求双方进行调控,刚性需求还是需要释放,毕竟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来看房地产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产业,包括把节能环保与房地产建设相结合,而不是夕阳产业.
"不能说08年应对金融危机经济下滑我们需要房地产的时候就把它当成一个好孩子,而房价上涨了要调控了,就当做一个坏孩子一棍子打死,...应该说房地产始终是我们需要的孩子,而稳是核心."他称.(完)
来源:路透资讯